“老吴也出院了。”查房时,医生们口中的老吴,是除夕前一天,经过五日治疗的78岁广州老人,在感染新冠发病近一个月后,他终于出院了。
对比两公里外广州西湖路的热闹气氛,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的除夕夜一如往常,3名医生和6名护士与EICU(急诊重症监护室)内仅剩的4名病人将在这里携手跨入新年。
(资料图)
医护们一直在陪伴,要守到最后一个新冠患者出院。
国家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措施的十几天以来,总体来看,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平稳有序,日常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。
平稳而安静的除夕病房
医生们和平常一样奔走查房,仍不能松懈
病人减少了,但孙逸仙纪念医院EICU的医护们仍不能松懈。
这个春节,医护们仍和平常一样:并肩作战,三班倒。除夕夜病房里,并未有特别的节日仪式感,监护仪时不时发出报警,医护人员如常奔走查验病人情况,现场平稳而安静。
EICU区护士长刘婉弟说,从元旦前后开始,同事们身体康复,医疗资源逐渐充足,就诊人数也有所减少。
病房内,简单的年夜饭结束后,急诊科住院总医生吴孟春开始了她这晚的繁忙,她需要在晚上8点前完成急诊留观病人的情况了解。来自韶关的周先生入院已有10余天,此前他因发热20余天转院至此,经过强效抗感染治疗,如今肺部病情已然好转不少。这个春节,周先生要在医院里度过了。
眼下,医院急诊已然复常,除发热外,还需要应对各类急诊救助,倘若病人有紧急情况,3名值班医生需要去现场处理。今晚,有一位老人家腹股沟疝气辗转多家医院后前来求医,急诊科医生刘思齐和同事赶忙处理,一个多小时后,成功将滑出的疝囊回落腹腔,老人疼痛即刻缓解。
有人问,等度过了这一波,后面还会有第二波、第三波,医护们怎么看?
“有了此次的经验,不管第几波我们都不怕。”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杨正飞说,这次应对发热高峰,让大家有了能够打硬仗的经验,如何快速协调人手、开辟病区、调度物资,已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战法。
那段如坐过山车的日子
急诊科里“人越打越少”,最难时院长坐镇
承压一个多月后,医护们终于能够缓口气了。
然而,一个月前,情况则大为不同。当时,全国多地的医院都出现了医护、床位、药物、医疗设备短缺的情况。
“就像坐了一次过山车,幸好回到了起点。”回忆起一个多月以来的种种,南方医院白云分院急诊科主任钟敏感慨道。
最困难时,白云分院内急诊能够出诊的医生仅剩9人,院长张永都到门诊坐诊。钟敏告诉记者,当时大家休息5—7天就返岗了,不然这个工作就做不了了,即使休息最久的,第七天也回来了。
而在孙逸仙纪念医院,面对越来越多的病人,医院的坚持却从未改变。杨正飞指着过道上如今已空着的加床告诉记者,自始至终,在医院的协调部署下,急诊科都坚持两个原则:一是应收尽收,不管多少人,只要能收进来,哪怕没有床位,也起码能拿出氧气瓶让病人坐着吸氧,保证治疗可以继续;另一个是应上尽上,随着不少同事病倒,就立刻调集其他科室医生支援,大家一起顶上去。
一边是医护人员克服各种困难顶住,一边是康复者越来越多,逐步清晰的康复线路图给了人们以更大的确定性。
医护也逐渐回归正常生活
随着病患减少,他们春节能和家人团聚了
步入新春,迎接健康,不同病房里有着相似的新春愿望——团聚。
“三年没回去过年了,今年初二坐飞机回四川老家。”提起春节的安排,白云分院重症病房的梁丽很是愉悦,这个春节,病房依然会每天安排7名医护值班,2名医生、5名护士,他们会通过轮班的方式继续守护患者,但医护们也终于可以在这个春节与家人团聚。
在孙逸仙纪念医院EICU内,随着不少患者选择在除夕之前出院,仅剩下4名病患正在接受治疗,空出的床位没有立即入住新的病人,而一墙之隔的发热门诊,也已连续多日仅有零星病人。
各个医院的病人减了不少。
如今,医护人员们不需要每隔五六小时换一次防护服,心理上宛如褪去了沉重的负担,更不需要被新冠病毒的紧张感束缚,他们和大家一起,正在逐步回到三年前的模样。
午间,南方医院白云分院新生儿科的护士利用休息间隙在病房外挂起春联——紫气东来日日新 吉星高照年年好,这是新生儿科主任杨勇所书,横批四字为“春回大地”。
新春将至,新生儿呱呱落地。
【记者】徐勉 张晋
【摄影】石磊
【统筹】伍青
标签: